PP酸气吸收塔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成分,如硫酸雾、盐酸雾等,具有高效、耐腐蚀、维护简便等特点。其结构通常包括塔体、填料层、分布装置、循环泵、储液槽和除雾装置等部分,通过废气与吸收剂在填料层中的充分接触和反应,实现废气的净化和达标排放。 PP酸气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 1. 气体进入与分布阶段 气体引入:含酸性气体(如HCl、SO₂、H₂S等)的废气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吸收塔底部。 气体分布:废气在塔底通过气体分布器均匀分布,确保气体以稳定流速向上流动,避免气流短路或偏流。 2. 吸收液喷淋与气液接触阶段 吸收液喷淋:碱性吸收液(如NaOH溶液)通过喷淋系统从塔顶均匀喷洒,形成细小液滴。 气液接触:废气在上升过程中与喷淋的吸收液逆向接触,酸性气体被液滴捕获,发生气液传质过程。 3. 化学反应与吸收阶段 中和反应:酸性气体(如HCl)与碱性吸收液(如NaOH)发生中和反应,生成相应的盐(如NaCl)和水。 吸收过程:酸性气体被吸收液溶解并反应,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。 4. 填料层强化吸收阶段(可选) 填料作用:塔内可设置填料层(如鲍尔环、拉西环等),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。 增强吸收:废气在填料层中与吸收液进一步接触,提高吸收效率。 5. 除雾与净化气体排放阶段 除雾分离:经过吸收后的气体携带少量液滴进入除雾器,液滴被分离并回流至塔底。 气体排放: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,通过排气筒排放至大气。 6. 吸收液循环与再生阶段 循环使用:吸收液在塔底收集后,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喷淋系统重复使用。 再生处理:长期使用后,吸收液中盐分积累,需通过排液、补水或再生处理(如蒸发结晶)维持吸收效率。 |